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
新民主主義時期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中間經歷過五個歷史時期:
1.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1919年9月~1923年5月
2.大革命時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
3.土地革命時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4.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5.全國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時期歷史意義
1.地主階級抵抗派的夢想因政治腐敗而英雄氣短;
2.農民階級的兩大運動因自身的局限而功敗垂成;
3.地主階級洋務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興嘆;
4.資產階級的戊戌變法因軟弱和妥協而飲恨京城 ;
5.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興嘆;
6.中國革命必須要有新的階級來領導,必須要有科學的先進思想理論來指導,這個新的階級就是工人階級,這個新的指導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和以這個思想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重大歷史事件
新文化運動
陳獨秀、蔡元培、胡適、李大釗、魯迅參加的新文化運動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國社會中掀起了思想的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更為廣泛的傳播,并日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馬克思主義發展
①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
②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③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知識分子,到工人群眾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進行組織工作,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
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
中國各地共產小組的建立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俄共遠東局派維經斯基等人來華→上海共產黨發起組于1920年8月正式建立,毛澤東、何叔衡在湖南進行了建黨活動→1920年秋,董必武、陳譚秋、包惠僧等在武昌成立武漢共產黨→同年冬,王燼美、鄧恩銘等建立山東共產黨小組→1921年春,廣州建立共產黨小組→1921年3、4月間,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中也建立了旅歐共產黨巴黎小組日本留學生中也建立了共產黨小組,成員有施存統、周佛海兩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8月3日在上海嘉興南湖召開;
②出席代表:12人,包括上海李達、李漢??;北京張國燾、劉仁靜;長沙毛澤東、何叔衡;武漢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王燼美、鄧恩銘;廣州陳公博,日本東京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可爾斯基也出席了大會。代表全國53位黨員;
③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黨綱全文十五條目,吸取了(上海黨小組北京黨支部,和陳獨秀在廣州起草案上海征求黨內的同志意見和李漢俊起草寄予廣州陳獨秀的四個綱領)國內四個黨綱和參考俄、英、美共的綱領,規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大會還通過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④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有了一個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全國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自此我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開端,它的成立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首先,中國革命從此有了一個新的領導力量和領導核心。中國革命不再由資產階級領導,而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來領導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導思想和新的革命綱領。有了馬克思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
再次,有了發動群眾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聯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戰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通過建立人民民主專政,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道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